menu
習慣關係

先不要急着給意見或安慰 面對訴苦的人嘗試多問「為什麼」

人類是渴望與人溝通的動物,卻又很容易在溝通之中愈說愈覺得失落。我們都有這種經驗,明明和對方講了很多心事,情感不但沒有得到抒發,反而更像被堵住了。原來人除了需要意見和安慰,更需要一份被了解的感覺。

不同人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表達對朋友或伴侶的關心,有些人會急不及待為對方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,例如聽到朋友抱怨工作辛苦,未等對方說完便立即得出結論,叫對方辭職吧。又有些人聽到朋友說不快的事情,馬上希望先安慰對方,告訴對方不要不開心,例如說「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」,然後便說些好事情。正想訴說心聲的人,往往會在這些時候有卡住的感覺,不知如何說下去。

不要急着下定論

其實,訴苦的人未必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,又或者不是需要別人安慰,他們單純希望自己的處境被了解而已。如果朋友面對工作問題,晚晚加班至深夜十分辛苦,不要急着下定論:「這一定是爛工作,趕快辭職吧!」反而可以多問:「為什麼這麼辛苦,你還願意留在這個工作環境?」多給對方解釋的機會,可能對方在等待重要的升職時機,可能對方有家庭的顧慮。人人有不同的價值觀,可能你覺得這些原因並不重要,但這些時候,不用表達自己認同還是不認同,更不要否定對方的想法。

不要輕視聆聽的力量

「原來你是這樣想的」、「原來你有這樣的原因,我明白了。」單純讓對方感覺到,你願意去了解他這一個人,已經能夠給予對方很好的情感支援。他的原因,你未必需要完全認同,但「了解」這個行為是中立的,不要輕視聆聽的力量。

人生有種種的困難,難免會有孤軍作戰的時刻,這個時候,即使不能給予朋友實質的幫忙,但願意細心聆聽,認真了解對方的難處和想法,已是一份溫暖且重要的支援。

撰文:Ling Chu
圖片:《怪物》劇照

Tags : 習慣關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