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款外層香脆、內裏軟糯,裹着芝麻、花生碎及砂糖的懷舊小食,有人叫它冷糕,店主甘先生則叫它夾餅,是他的鄉下美食。退休無事的他如今「重出江湖」,使出磨練三十多年的手藝,引得不少人慕名排隊,只為一嚐記憶中的味道。週末來的話,或許要有點耐性。
手寫標貼寫着:「傳統正宗夾餅」,副題:「冷佬羔」。「大多人都說是『冷糕』(音:laang1;打冷的「冷」),以為這是潮州的傳統糕點,但我就叫『夾餅』,鄉下美食,我是海豐人。」甘先生笑説。「我二十歲開始做夾餅,其時一件才賣$1.2,做了三十多年便退休,只是近年湊孫都湊到悶,無所事事,見家裏還有部夾餅機,便重操故業起來。」
美味冷糕 要外層香脆 中間軟糯
「(上世紀)五、六十年代,冷糕是香港流行的街頭小食,抵食夾大件,人們當飯食。」以香脆的餅皮,夾着炒香了的芝麻、花生碎及砂糖,味道香甜滋味。「以前人們要求很簡單,熱辣辣,甜絲絲,怎會不好吃?」但要做好一件夾餅卻不簡單。「首先,你一定要有部夾餅機,現在真不知哪裏找呢(笑),夾餅機勝在溫度高,熱力平均,這樣你才能做到外層香脆,中間還是軟糯;其次是發酵,以麵粉、泡打粉、酵母發酵一、兩個小時,時間太少冷糕發不起,但又不能太久,否則會變酸;所以,我現在每天只做兩桶(粉漿),早上一桶,下午一桶,賣完就收工。」另外,跟酸種麵包的酸種一樣,酵母一定要「悉心照料」,若保存不好會受潮,酵母會沒有活性,人們形容是「死掉了」。
堅持昔日味道
小店還有賣雞蛋仔,口味有朱古力、阿華田、抹茶等等,口味創新。為什麼不放進冷糕去?「話明係傳統正宗夾餅,我就是想人們吃到兒時的味道,不少人慕名而來,就是要尋回昔日的味道。」訪問期間,正見幾個嬸嬸特地來賣冷糕,笑說:「十幾、二十年沒有吃過了,知道有得買,特意跨區來買。三件,唔該。」只見甘先生從夾餅機拿出的冷糕,正熱騰騰噴出香氣,「還要放一放涼,這樣外層才香脆。」說時遲,那時快,放上芝麻、花生碎及砂糖,大刀一揮,分成四份,禮成。一試,滋味無窮;有時,好吃豈止是一種味道,還關乎一份情懷。最後提一提你,甘先生說:「要是星期六、日來,人龍排到街尾,起碼要等半小時。」只因,冷糕即叫即做,店子只有一個爐和一雙手。
冷佬羔
紅磡德民街31號C1號舖
撰文:郭昊軒
攝影:D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