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好習慣習慣文青

【睡前一本書】 看不見的設計

去年看過其中一套最好看的電影是《夕霧花園》,上映的劇院不多,肯定是其中的一套滄海遺珠,哭得人死去活來。電影的故事是:二次世界大戰,張雲林(李心潔飾)和妹妹受困於馬來亞日軍戰俘營,兩人想像一起打造完美花園,來渡過每個痛苦的日夜。戰爭結束後,妹妹死了,她決定代她完成心願建造花園。她向隱居在「夕霧花園」的日本園藝師中村有朋(阿部寛)學習造園技術。那一改再改的花園造景,深藏了什麼密語……?

牛飲水成乳,蛇飲水成毒
劇中最有趣的一幕是當李心潔搬動重重的石頭好幾十次,阿部寛老是不滿意,李心潔問:什麼才是對?阿部寛答道:石頭會告訴我。

起初,我還是五里迷霧,阿部寛的答案固弄玄虛?簡直是扮哂高深,直至我看了《看不見的設計》,日本庭園設計師枡野俊明著作,他也是一個禪僧。書中第一章第一節,開宗明義問:庭園,何也?禪言:「牛飲水成乳,蛇飲水成毒」,那是什麼緣故?「庭園是映照自己的鏡子,等於是呈現另一個自己。」枡野俊明寫道。即是說:究竟你去到一個庭園看到什麼?或感受到什麼?其實取決於你能否有安定的心靈和置身大自然的幸福感。

你有去過京都龍安寺?
還是一頭霧水?讓枡野俊明舉個簡單例子。可能你有去過京都龍安寺或東大寺吧?那裏的枯山水被譽為最有襌意,也是枯山水最高的示範,當你看到白砂上畫出的作業寺,有什麼想法?作者說:若一心只想著「畫漂亮、畫直」,反而常常容易中途分心而失敗畫歪,自己畫出的線條忠實呈現「當下的想法」與雜念,所以其實是一種修行。

他又說:設計,絕對不能赤裸裸地彰顯於表面,很多做設計,總帶着這裏要這樣,那裏要那樣,其實,設計是要讓空間自己去說話,看不見的設計才能讓人無條件地感受箇中之美。

執著其實是束縛
其實,《看不見的設計》書本的真正目的是給未來的創作人。又來一個「梅樹的故事」。有兩棵梅樹,其中一棵平常就做好開花的準備,等待隨時吹來的春風;另一棵梅樹想等春風吹起之後,再準備開花。你想到什麼?

結果是:一天,春風突然吹來,準備好的梅樹立刻迎接春風開花;可是,第二天卻下起一場大雪,還是等不到開花的時機。原來,作為創作人,想要創作表現出來,首先要培養觀察的能力,欣賞美好的事物,準備好自己;但也不要拘泥要創作好作品的執着,因為很多時,為了必須不斷向前邁進的執著,其實是束縛,更會令自己裹足不前。

最後,不如回答你:「石頭會告訴我」的意義。在禪的思考,石不會改變,日本庭園裏若石頭定位之後,不隨什麼而改變,那麼,在放置石頭時便要觀察石的臉孔和表情,一塊石頭就能左右空間印象,只要稍微移動,空間也會變化出不同個性;到最後,原來是一個人善良的心境,只有用心去感受,才能領略。

撰文、攝影:郭昊軒
圖片:《夕霧花園》劇照 、Unsplash

 

 
前往下一篇文章  Email太多,壓力勁大?